Search

導讀|《世界的孩子上學去: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》

「受教育」是每個人的權力與義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導讀|《世界的孩子上學去: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》

「受教育」是每個人的權力與義務,它讓年幼的生命,在建構知識體系中茁壯身心,也在生命的發展中,擁有選擇的權力。「上學」猶如年輕孩子的生命禮物,也是他們單純生活的重心所在。

然而,「上學」這項重要任務,在某些國家與地區,它未必普及、也未必輕鬆容易。例如在巴基斯坦,家庭不一定願意送女孩就學;在巴拿馬,父母需要划獨木舟送孩子到遠方的寄宿家庭;在烏克蘭的頓涅茨克,小孩得憂心途中遭炮火轟擊;在尼泊爾的圖姆卡,學會拉縄索橋渡河是到達學校的前提。路程遙遠耗費體力、路況危險而一路心驚,是這些孩子赴學共同的挑戰。

《世界的孩子上學去》以大家熟悉的上學為題,但是將我們的目光由習以為常的社會文化,挪移至與我們大不相同的風土民情。承如英文版本書名-Adventures To School,形容上學為「冒險旅程」,一語雙關的,是對知識追求的探詢,也是抵達校門前,克服困境與體力負擔的冒險。在小孩單純的日常活動中,上學是主要的生活重心,也是彼此之間容易有共鳴的話題,如此一來,閱讀便有了切身感觸。在其中,我們可以感受自己行使受教權的便利,以及故事裡,孩子依然願意為學習長途跋涉的意志。

「孩子如何上學」猶如是理解世界的一個起點。我們在特殊的交通方式中,可以深入探究原因,它與地理環境有關、與政經條件有關,也關乎一國之氣候與基礎建設。作者在書中也周到地介紹了各國的基本概況,讓我們由世界的孩子如何上學,對他國的文化歷史有了關心與研究的契機。

有一類作品,將大世界帶到眼前、將跨文化鍵入我們的思想參照,於範疇的寬闊、於細節的縝密,同時在思慮中增添理解人我差異的柔軟。《世界的孩子上學去》就是這麼一部作品,讓我們透過閱讀,行腳到遠方陌生的文化領域。

*

《世界的孩子上學去:全球學生的真實歷險記》
作者/Baptiste Paul, Miranda Paul
繪者/Isabel Muñoz
譯者/劉亞菲

聯經出版社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亞菲 |Yaffy Liu MSc Marketing, Stirling University, UK ■《繪本分享會》 2016-至今,於晴耕雨讀小書院 2021-至今,於清大水木書苑 ■《繪本,生活練習》專欄 2016-至今,於親子天下閱讀頻道 ■《小典藏》專欄 2018-2019 ■《小行星》專欄 2021-2022 ■《孩子的繪本讀書會》 2015-2017,於毛怪書屋 ■繪本寫作、翻譯、講座 工作邀約請聯繫: [email protected]
-繪本,生活練習- 以繪本為中心 為自己選書、也為孩子選書 順應四季節氣,藉由閱讀與實作 教養孩子,也教育自己
View all posts